- · 中小学教师培训版面费是[05/09]
- · 《中小学教师培训》投稿[05/09]
- · 《中小学教师培训》期刊[05/09]
北京: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要完成120学时培训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(央视网) 第二阶段: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培训主要采用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方式,持续强化第一阶段通识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理解、应用。充分发挥
(央视网)
第二阶段: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培训主要采用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方式,持续强化第一阶段通识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理解、应用。充分发挥区培训机构的组织指导、追踪评价作用,指导学校形成新教师规范化培训体系,利用本校/教育集团/学区,以及区域和培训实践基地等各方优质资源,探索新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创新途径、方式,在优质教育资源与环境浸润中提升新教师专业素养。
目标任务
考核评价坚持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,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,分类实施。
新入职教师所在幼儿园要认真履行培训主体责任,为新入职教师选派帮扶导师,建立新入职教师培训管理制度;支持新入职教师专业学习,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时间保障,做实在岗实践及跟岗学习的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估;做好培训工作总结和成果展示,提炼培训生成性资源和成果。
5
4
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。
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,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、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,筑基提质、补短扶弱、做优建强、全面提高教师培训质量。新教师通过三年递进式规范化培训,自觉遵守职业规范,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教学方法,形成教学基本能力,扣好职业生涯“第一粒扣子”,提升新教师教书育人能力。
3
新入职教师要进行自我诊断,找准自身短板,明确学习目标任务,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和专业发展规划;自觉参加培训,将培训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,提升岗位适应能力;认真总结反思,提炼生成个人代表性成果,积极参加成果展示活动,促进自我持续发展。
(3)指导新教师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提升班级管理能力,提高与学生、家长沟通水平,营造良好育人氛围。
④
完成第二阶段培训,对新教师任职学校及培训实践基地进行考核,经考核合格为新教师颁发《新教师第二阶段培训结业证书》。
培训流程
岗位实践
跟踪指导
岗位实践贯穿于培训全程,由新教师所在幼儿园和区培训机构共同组织实施,主要采取师徒结对、同伴互助、案例研究、自我反思、工作坊研修等方式,组织新入职教师开展专题研讨、教学观摩、学习心得交流等活动,重点关注新入职教师教学表现、班级管理实践、教学反思与问题探究意识等方面的分析、诊断和培养,将指导教师的“传、帮、带”、同伴的“陪、助、促”和学员的“学、练、思”贯穿始终,引导新教师将培训所学自觉转化为教学行为,尽快适应教师岗位需求。
跟踪指导由所在幼儿园和指导教师协同实施。对新教师岗位适应和个人成长情况进行综合诊断,通过总结提炼、成果展示、自我反思、对比改进等方式,帮助新入职教师明确发展方向,结合新教师岗位实际,对新教师专业成长进行个性化、针对性跟踪指导,促进新教师持续发展。
市教委统筹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,负责制定全市新教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制度。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新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监督指导,组织协调,收集、提炼和推广区级培训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。各区教委要根据区域新教师队伍实际,成立本区规范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区域内规范化培训的计划编制、幼儿园评估与新入职教师管理等工作,足额保证规范化培训工作经费。
③
集中研修
北京市中小学新教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为三年,由区教师培训机构、教师任职学校及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共同完成。三年递进式培训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:
需求诊断
区教委组织实施对新教师任职学校的考评,将学校领导重视程度、指导团队建设、培训组织实施、新教师工作学习环境及满意度等方面纳入年度教师培训工作的考核。
按照“市级统筹、区域组织、多方参与、自主发展”的思路,组织实施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。
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应按照有计划、分阶段、递进式实施,其主要流程:
(1)引领新教师坚定职业理想与信念,强化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职业使命,增进职业领悟,规范职业行为,修炼职业形象。
文章来源:《中小学教师培训》 网址: http://www.zxxjspx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8/374.html